侩棱刑松丹申项魂类经瓶程唯
导论 导论测验
1、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 )
答案: 无产阶级
2、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是( )
答案: 俄国
3、 在19世纪30-40年代西欧工人运动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是( )
答案: 英国宪章运动
4、 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具有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 )
答案: 把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结合起来
5、 马克思恩格斯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实现历史观伟大变革的著作是( )
答案: 《德意志意识形态》
6、 马克思系统阐述剩余价值学说,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秘密的著作是( )
答案: 《资本论》
7、 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起草的党纲是( )
答案: 《共产党宣言》
8、 恩格斯全面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经典著作是( )
答案: 《反杜林论》
9、 19世纪西欧三大先进思潮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其中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提供直接理论来源的是( )
答案: 德国古典哲学
10、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不倦的理论求索和社会实践,特别是考察和总结工人的生活和斗争,实现了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彻底转变。表明这一转变实现的初始著作是( )
答案: 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论文
11、 马克思恩格斯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下,曾经接受过那个时代唯心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他们后来能够创立马克思主义,就在于实现了( )
答案: 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12、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对马克思主义创立提供直接理论来源的核心思想是( )
答案: 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和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
13、 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 )
答案: 《共产党宣言》
14、 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开始变为现实的革命者是( )
答案: 列宁
15、 1984年1月3日,意大利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请求他为即将在日内瓦出版的饿《新纪元》周刊的创刊号题词,而且要求尽量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以区别于伟大诗人但丁的对旧纪元所作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界定。恩格斯回答说,这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表明,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 )
答案: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16、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表明( )
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工人阶级为基础
17、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
答案: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及其继承者发展了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
18、 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是()
答案: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9、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答案: 实现共产主义
20、 马克思科学总结巴黎公社历史经验的经典名篇是()
答案: 《法兰西内战》
21、 20世纪初,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现实,从而开创了世界历史新纪元的伟大革命是()
答案: 俄国十月革命
22、 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全部思想体系之中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答案: 实践的观点
23、 马克思主义是( )
答案: 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
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4、 作为发展着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包括( )
答案: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
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的列宁主义思想;
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5、 作为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集中体现在( )
答案: 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社会理想
26、 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奠定科学社会主义这一飞跃的理论基石是( )
答案: 历史唯物主义 ;
剩余价值理论
27、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社会条件包括( )
答案: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 ;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定程度的发展;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初步显露 ;
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28、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提供自然科学前提的成就是( )
答案: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
生物进化论 ;
细胞学说
29、 马克思主义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具有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在( )
答案: 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力图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
力求全面认识客观事物,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30、 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就是致力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原因在于:( )
答案: 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
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是否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是否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31、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必须( )
答案: 坚持共产主义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 ;
脚踏实地投身于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
把实现远大理想与阶段性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
32、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必须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态度是( )
答案: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反对人云亦云地轻率态度;
反对形式主义,防止只做表面文章、摆花架子的做法;
反对实用主义,防止断章取义、为我所用的方法;
反对教条主义,防止生搬硬套、乱贴标签的思维方法
33、 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34、 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直接理论来源的19世纪欧洲先进思潮是()
答案: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35、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这一科学理论源于()
答案: 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
对实践和科学发展经验的总结;
吸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
36、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
答案: 彻底的批判精神;
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37、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其内容是客观的,这表现在它是()
答案: 以事实为依据;
以规律为对象;
以实践为检验标准
38、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品格。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它致力于()
答案: 科学“解释世界”与积极“改造世界”的统一;
在科学“解释世界”的基础上实现对世界的积极改造;
服务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根本目的
39、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表现在()
答案: 观察当代世界的认识工具;
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40、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就是要把握其中具有超越时空永恒价值的思想,包括它的()
答案: 基本立场;
基本观点;
基本方法
41、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体现为()
答案: 人民至上的的政治立场;
为最广大人民利益而奋斗的社会目标;
实现全人类解放的最高理想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第一章测验
1、 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
答案: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
答案: 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3、 最近,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一台粒子加速器,让两束原子在一个圆环轨道上做高速运动,发现这些原子自身的时间确实比外界时间慢了。这项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具有( )
答案: 相对性
4、 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
答案: 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5、 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化。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
答案: 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6、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后,开始出现了( )
答案: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7、 “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歌谣揭示的哲理是( )
答案: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8、 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农场劳动,有一天领导要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脑子一转办法就来了,他把羊都赶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 )
答案: 因果联系
9、 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知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即是随心所欲”,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前者/后者是( )的观点。
答案: 唯物辩证法/唯意志论
10、 区分和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是( )
答案: 矛盾的特殊性
11、 “居安思危”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答案: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2、 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支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长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多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为就出现了粉笔多长最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 )
答案: 坚持适度原则
13、 毛泽东曾指出:“胸中有‘数’。这是说,对情况和问题一定要注意到它们的数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数量的分析。任何质量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没有数量也就没有质量。我们有许多同志至今不懂得注意事物的数量方面,不懂得注意基本的统计,主要的百分比,不懂得注意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一切都是胸中无‘数’,结果就不能不犯错误”。对事物的量进行研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
答案: 事物的量和质是统一的
14、 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 )
答案: 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15、 唐代诗人杜牧诗中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这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
答案: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16、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
答案: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17、 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
答案: “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18、 黑格尔说:“自己是对方的对方。”与这句话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
答案: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19、 2006年6月的世界杯足球赛小组赛上,巴西、德国、英格兰等传统强队稳步跻身16强,而亚非地区大多数球队未能出线。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 球赛胜负和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
20、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答案: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答案: 前者认为存在决定思维,后者认为思维决定存在
2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答案: 前者以实践为出发点和归宿,后者不懂得实践的意义
2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答案: 实践的观点
24、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 )
答案: 劳动
25、 下列反映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正确观点是( )
答案: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6、 “居安思危”这名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答案: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7、 唐代诗人杜牧诗中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这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
答案: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28、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过一个因为地图错误而导致惨重损失的事件。1943年11月,美军准备在日本占领太平洋上的小岛塔腊瓦登陆。由于当时美军指挥部使用的是一张100多年前绘制的旧水图,结果美军登陆舰到达塔腊瓦岛海岸时,已淤浅的港湾致使登陆舰不能靠岸,海军陆战队士兵只得涉水登陆,美军部队暴露在日军火力面前,成了日军炮火无情攻击的目标。这张过时的旧水图,使美军付出了伤亡3000多名士兵的高昂代价。这件事情说明( )
答案: 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2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
答案: 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30、 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
答案: “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3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
答案: 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
32、 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而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 )
答案: 要把握事物的度
33、 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其答案是约59%。90分看似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然而,在一项环环相扣的连续不断的工作中,如果每个环节都打点折扣,最终得出的持久不及格。这里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
答案: 量变引起质变
34、 在今天这样一个工业文明的时代,传统手工艺仍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它不仅可以通过动手重新唤醒人们手脑心的整合协调能力,而且可以强化国人内心深处对于自身文化传统的守护感和参与感。由此可见 ( )
答案: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35、 有研究表明,“暗物质”和“暗能量”约占宇宙物质总质量的96%。科学家预计,如果我们对暗物质和暗能量有了突破性的认识,人类的宇宙观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人们对时间、空间和物质等的看法也将和过去有所不同。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
答案: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发展
36、 无人驾驶技术将对未来的交通带来深刻变革。20 1 8年3月,某公司的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引发了人们对该技术前景的担忧。不过有专家认为,这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材料体现的主要哲理是( )
答案: 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
37、 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
答案: 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38、 话说:“人闲百病生。”医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有益于健康激素的分泌,这种激素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抵御外界的不良刺激和疾病的侵袭。这说明( )
答案: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控制作用
39、 有研究表明,与眼睛相比,耳朵在分辨模式的微弱变化上具有独特的能力,据此发展起来的数据声音化技术,能帮助科学家们检测癌细胞,并探测来自太空的粒子。这蕴含的哲理是( )
答案: 不同的事物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4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使命是( )
答案: 指导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
41、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一个人化了的世界”,这个命题的意思是( )
答案: 人类实践改造了我们周围的自然世界
42、 人们只能改变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和结果,却不能创造出任何一个物质原子,这表明( )
答案: 人的能动性是有条件的
43、 承认无机物质也有类似于感觉的属性,这就是认为( )
答案: 意识与物质的区别不是绝对的
44、 某人得病住院,想吃水果,子女们给他买了苹果、樱桃、梨送去,他说他要吃水果而不是这些苹果等,他犯的错误是( )
答案: 把一般当作是独立的存在
45、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这种观点是( )
答案: 否定事物之间有相对确定的界限的观点
46、 “自然从来不飞跃”,这个命题表现的是( )
答案: 夸大事物变化的连续性
47、 中国古人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君子应该“和而不同,这种思想表现了( )
答案: 差别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48、 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了多个版本的《新华字典》,除了一些旧的词条,增加了一些新的词条,并对若干词条的词义给了修改。例如1971年版对“科举”这个词的解释是:“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而设立分科考生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1992年版删去“反动”二字,1998版又删去“为了维护其统治而设”直到2008年版删去了这句话。一本小字典记载着词语的发展变化也记录了时代前进的印证,字典词条释义的变化表明人们的意识( )
答案: 是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随着社会生活变化而变化;
需要借助语言这一物质外壳表达出来
49、 近一年多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在全球蔓延,在危机面前,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应对,化危为机。下列名言中符合意识能动性原理的是( )
答案: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事不必难,知难不难
50、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了( )
答案: 人们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发挥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意识能动性作用的客观制约
51、 唐朝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两句诗蕴含着时间一维性的哲理,下列诗句中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
答案: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52、 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关键成土因素。母质是土壤形成物质基础的初始无机养分的最初来源。气候导致矿物的风化和合成,有机质的形成和积累,土壤中物质的迁移,分解和合成。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最活跃的因素。地形可以使物质在地表进行再分配,使土壤及母质在接受光、热、水等条件方面发生差异。时间是阐明土壤形成发展的历史动态过程,母质、气候、生物和地形等对成工过程的作用随着时间延续而加强。土壤的生产过程说明( )
答案: 事物总是作为过程而存在;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事物的产生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53、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生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答案: 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54、 平衡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小到体操中人在平衡木上的行走,杂技中的骑车走钢丝,独轮车表演,直升机在空中的悬停,大到人类的生存,地球的运转,天体的运行等等,都是保持平衡的一种状态,世间的万事万物,之所以能不停的运动、发展、前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保持了平衡,要使平衡成为人们的大智慧,就要( )
答案: 精确把握事物的度;
准确掌握辩证否定的方式和方向;
善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
全面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55、 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 )
答案: 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56、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这说明( )
答案: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不能脱离共性;
具体矛盾具体分析,是处理共性个性、绝对相对关系的基本原则
57、 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农民采摘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果农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受到的启示是( )
答案: 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
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58、 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 )
答案: 意识根源于物质;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59、 2018年4月,习近平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这一论断反映的辩证法道理有 ( )
答案: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
作业导论 请思考一下,马克思为什么能成为千年思想家?
小提示:本节包含奇怪的同名章节内容
1、 为什么马克思被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30分)
评分规则: 答:第一,马克思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马克思在中学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为了这一崇高理想,马克思付出了很多。恩格斯说:“马克思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因此,“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10分)第二,马克思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影响。美国学者罗伯特•L•海尔布隆纳在他的一本小册子《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中写道,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在社会历史领域,在人类社会发展领域,我们对马克思是不能回避的。马克思主义是得到了历史实践证实的,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不仅在社会主义国家,即使是资本主义国家,在遇到一些现实难题的时候,大家都会向马克思的理论求助。(10分)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影响。西方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著名哲学家德里达指出:“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无论如何得有某个马克思,得有他的才华,至少得有他的某种精神。”这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对当今世界的影响力。(10分)
2、 为什么马克思被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
评分规则: 答:第一,马克思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马克思在中学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为了这一崇高理想,马克思付出了很多。恩格斯说:“马克思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因此,“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10分)第二,马克思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影响。美国学者罗伯特•L•海尔布隆纳在他的一本小册子《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中写道,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在社会历史领域,在人类社会发展领域,我们对马克思是不能回避的。马克思主义是得到了历史实践证实的,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不仅在社会主义国家,即使是资本主义国家,在遇到一些现实难题的时候,大家都会向马克思的理论求助。(10分)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影响。西方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著名哲学家德里达指出:“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无论如何得有某个马克思,得有他的才华,至少得有他的某种精神。”这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对当今世界的影响力。(10分)
3、 请思考一下,马克思为什么能成为千年思想家?
评分规则: 答:第一,马克思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马克思在中学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为了这一崇高理想,马克思付出了很多。恩格斯说:“马克思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因此,“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10分)第二,马克思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影响。美国学者罗伯特•L•海尔布隆纳在他的一本小册子《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中写道,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在社会历史领域,在人类社会发展领域,我们对马克思是不能回避的。马克思主义是得到了历史实践证实的,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不仅在社会主义国家,即使是资本主义国家,在遇到一些现实难题的时候,大家都会向马克思的理论求助。(10分)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影响。西方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著名哲学家德里达指出:“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无论如何得有某个马克思,得有他的才华,至少得有他的某种精神。”这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对当今世界的影响力。(10分)
作业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谈谈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条件下,如何认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1、 谈谈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条件下,如何认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评分规则: 答:1.人工智能是相对于人的智能而言的。根据控制论理论,运用功能模拟的方法,使用电脑模拟人脑的部分功能,把人的部分智能活动机械化,从而形成了人工智能。(10分)2.人工智能是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的过程,人的智能主要是生理的和心理的过程。电脑可以代替甚至超过人类的部分思维能力,但它同人脑相比,局部超出,整体不及。智能机器是人类意识的物化,它的产生和发展,既依赖于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又必须以人类对自身意识的认识和模拟为前提。(10分)3.物质与意识的关系: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③应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10分)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章测验
1、 前几年我国中部地区遭遇严重旱灾。对这种长时间、大范围的旱灾,我们没能作出准确预测。这件事说明( )
答案: 认识的能动作用的实现的条件性
2、 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锐敏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做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加完善之外,还因为( )
答案: 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
3、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在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 )
答案: 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4、 霍金以其“黑洞理论”闻名于世,但他并未因此获诺贝尔奖。有诺贝尔奖评委会委员认为,原因在于霍金这一理论还没有得到验证;霍金也承认是因为他的黑洞蒸发还没有被观测或者被实验所证实。这说明( )
答案: 认识的真理性必须由实践检验
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各类新型地图产品层出不穷,从事地图服务的单位也由传统的地图出版社向一般出版社、导航电子地图服务提供商、互联网企业等延伸,迫切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加以修订。材料告诉我们( )
答案: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6、 201 7年1 1月,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了两只猕猴。很多人都以为,这项技术的突破并不大,因为22年前,美国已经。诞生了克隆羊。但实际上,当初的克隆羊采用的是胚胎分裂技术,而中国科学家采用的则是更为先进的体细胞克隆技术。由此可见 ( )
答案: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条件的局限
7、 著名作家萧伯纳说:“许多伟大的真理开始的时候都被认为是亵渎行为。”由此可见 ( )
答案: 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
8、 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的原则 ( )
答案: 是一切唯物主义的观点
9、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表明作者强调( )
答案: 先行后知,重在行
10、 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是( )
答案: 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11、 一切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都是 ( )
答案: 反映论
12、 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 ( )
答案: 是否承认认识是客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13、 驳倒不可知论的关键在于 ( )
答案: 把科学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14、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客体是( )
答案: 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指向的对象
15、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
答案: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16、 认识论上的唯理论的错误在于( )
答案: 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17、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指出:主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系对同一物理事件或物理过程进行时、空度量,所得的结果可能不一样。在认识论上来说是 ( )
答案: 主体和客体关系的变化所造成的
18、 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 ( )
答案: 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否符合
19、 长期以来,画家笔下的马往往是四蹄齐伸、腾空飞奔。然而,高速相机连拍的照片显示,飞奔时的马蹄是交替着地移动的。但是,当画家画出马蹄交替移动的奔马时,有人却批评画得不像。这表明在艺术领域( )
答案: 人们的主观世界对认识的影响更加显著
20、 从确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提出“中国梦”,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蕴藏鲜明时代内涵的治国理政总体方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治国理政总体方略的发展所体现的哲理是( )
答案: 真理性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21、 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 )
答案: 熟知不等于真知
22、 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
答案: 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23、 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
答案: 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24、 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在于它( )
答案: 只是对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
25、 承认我们一切认识具有相对性,就会( )
答案: 防止绝对主义
26、 在下列成对的理论中,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是( )
答案: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27、 对不可知论予以最有力的驳斥的是( )
答案: 社会实践
28、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
答案: 认识的“源”与“流”的关系
29、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的论断是( )
答案: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0、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A. B.C. D.
答案: 客观性
31、 每年樱花开放的时节,武大校园总是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瞻,但同时质疑武大校内樱花是国耻的声音也持续不断。这说明:( )
答案: 价值评价是对主体与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认识;
评价结果有赖于于主体相关的知识性认识,并受主体自身的价值倾向影响
32、 从前,有一位哲学家拿着一个蜡制的高仿真苹果对学生说:这是一个刚从园子里摘下来的苹果,请大家闻闻香不香,有个学子闻了,说香,其他的,闻都没闻,说真香;只有三个没回答,教授走到他们面前,一个说我什么也没闻到,一个摸了一下说:这是什么东西?第三个说:我感冒了,什么也闻不到。这说明( )
答案: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
有些非理性因素对认识起着消极作用;
认识不能被看成一个消极、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的机械过程
33、 2014年,日本方面认为美国某出版公司出版的教科书《传统与机遇:环球视角看过去》中有关“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内容与其立场“有出入”,要求修改。鉴于教科书中的内容和历史事实相符,该书作者明确拒绝了日方的“请求”。由此可见( )
答案: 尊重历史事实是形成正确价值判断的前提;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深受历史观的影响。
34、 197 1年,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获得了“世界最佳设计”奖,设计师格罗培斯却说:“其实那不是我的设计。”原因是在迪斯尼乐园主体工程完工后,格罗培斯暂停修筑乐园里的道路,并在空地上洒上草种。五个月后,乐园里绿草茵錚,草地上被游客踏出了不少宽窄不一的小路。格罗培斯根据这些行人踏出来的小路铺设了人行道,成了“优雅自然、简洁便利、个性突出”的优秀设计。格罗培斯的设计智慧对我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启示是( )
答案: 要从生活实践中获取灵感;
要尊重群众的实际需求
35、 下列活动中属于人的意识活动的有( )
答案: 工程师设计图纸;
学生学习知识
36、 属于实践基本形式的事例有( )
答案: 农民培育新品种;
公安人员侦破刑事案件;
大学生到乡镇企业进行社会调查;
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核试验
37、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思想可以理解为( )
答案: 真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38、 要正确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做到 ( )
答案: 要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把关于事物的认识与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
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39、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 )
答案: 任何真理都具有的两重性;
相互联系,并能够转化的真理
40、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 )
答案: 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的发展;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实践一认识一实践的无限循环
41、 信息科学在高速发展,但信息安全举步维艰,量子通信是迄今唯一被严格证明为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十多年来潘建伟团队一直在为此努力并取得重大突破,已经为60周年国庆阅兵等国家重要政治活动提供了信息安全保障。材料说明( )
答案: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实践是有目的有意意识的活动
42、 科学家对1994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 )
答案: 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
现代化的科学手段在认识宇宙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43、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内涵包括( )
答案: 实践关系;
认识关系;
价值关系;
审美关系
44、 对于同对一棵大树,在木匠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
答案: 人的感觉受理性的指导;
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45、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答案: 世界的可知性;
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46、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一说法( )
答案: 揭示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肯定了理论应走在实践前面
47、 真理和谬误是( )
答案: 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
相比较而存在的两种认识;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可以转化的两种认识
48、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方向迈进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句话意味着( )
答案: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49、 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这段话应理解为( )
答案: 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
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力量;
自在自然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
50、 “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它对人大有用处,所以才给以‘真理’的美名。”这段话的观点是说 ( )
答案: 有用的就是真理;
能为我主观需要服务的是真理;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真理
作业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1、 习近平指出:“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世界上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研究者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研究什么,主张什么,都会打下社会烙印。”谈谈这段论述对于理解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有什么帮助和启示。
评分规则: 答:真理和价值是人类活动中的两个基本原则,二者既区别又统一。1.真理和价值的区别表现在:第一,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而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第二,真理原则是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是社会活动中的多样化原则。第三,真理是一元的,它服从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而价值是多元的,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需要、有不同的价值要求和价值选择。(15分)2.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性表现为:第一,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第二,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有价值的。第三,启示: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互相引导、互相促进的。(15分)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测验
1、 社会存在又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列不属于社会存在的选项是()
答案: 科学技术
2、 在意识形态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哪一项()
答案: 政治法律思想
3、 关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起作用的地位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答案: 社会生产方式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
4、 判断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是什么 ( )
答案: 生产力
5、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最核心的部分是( )
答案: 国家政权
6、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
答案: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7、 与社会革命相比,改革( )
答案: 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部分质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8、 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是( )
答案: 劳动实践
9、 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是 ( )
答案: 生产工具
10、 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是( )
答案: 生产力
11、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表现在( )
答案: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2、 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是( )
答案: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13、 判断时代变革的客观依据是 ( )
答案: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14、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答案: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5、 所谓社会形态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指 ( )
答案: 社会发展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有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16、 生产力体现的是( )
答案: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17、 生产关系体现的是 ( )
答案: 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18、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是决定论的,这说明( )
答案: 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
19、 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三者之间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答案: 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始终起促进作用,改革也是生产力,就证明了这一点
20、 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的变化,不仅取决于生产力的变化,而且受制于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即上层建筑的变化。这句话是( )
答案: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21、 社会形态是( )
答案: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22、 上层建筑是指( )
答案: 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设施组织和相应的社会意识形态
23、 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答案: 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基本矛盾可以完全一致
24、 最早发现和提出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的人是 ( )
答案: 法国的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
25、 关于阶级斗争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答案: 阶级斗争不论在什么条件都始终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要天天讲
26、 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 ( )
答案: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27、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学的关系是( )
答案: 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28、 下列哪个属于英雄史观的基本样式 ( )
答案: 唯意志论
29、 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在于 ( )
答案: 不懂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
30、 “时势造英雄”,这在哲学上说明了( )
答案: 英雄的出现及其作用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31、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是( )
答案: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
32、 下列对于国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有( )
答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国体
33、 在下列几种社会意识形式中,哪一种形式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最远或最间接?( )
答案: 哲学
34、 关于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两者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答案: 政治上层建筑决定观念上层建筑
35、 不属于党的群众观点的是( )
答案: 一切听从党的领导
36、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答案: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37、 地理环境决定论未充分注意到下列哪种情况( )
答案: 自然因素的作用要受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特别是受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制约
38、 生产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它的构成要素中最活跃的是哪一个( )
答案: 劳动者
39、 下列关于国家的说法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是( )
答案: 国家是通过社会契约形成的,或是通过“君权神授”得来的
40、 资本主义制度是在欧洲而并非在封建制度高度发展完善的中国等东方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社会主义制度首先是在俄中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而并非在欧美等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获得成功。这说明了( )
答案: 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前进性、曲折性和跨越性的辩证特点
41、 下列哪一项发生作用时会受到生产状况和社会因素的制约( )
答案: 天才人物;
人口因素;
地理环境;
科学技术
42、 社会意识可以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下列属于社会意识形式的有 ( )
答案: 政治思想;
艺术;
哲学;
科学
43、 下列属于意识形态的有 ( )
答案: 艺术 ;
宗教
44、 下列属于社会意识的有 ( )
答案: 情感;
习俗;
数学
45、 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表述正确的有 ( )
答案: 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
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客观存在的必然现象,并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全部发展过程
46、 关于狭义的社会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有( )
答案: 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
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
社会革命的爆发需要一定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47、 关于科技革命的表述是正确的有( )
答案: 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
能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的变化 ;
科技革命的作用受社会制度的影响
48、 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正确的有( )
答案: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人的本质属性在于其社会性
49、 关于人民群众的说法是正确的有( )
答案: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在创造历史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
50、 关于个人在历史中所起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有 ( )
答案: 个人可以创造他们个人的历史,但是不能简单地创造人类社会的历史,他们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个人的历史不等于社会整体的历史;
个人即使参与创造历史也要遵循社会规律
51、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585页)。这段话蕴含和体现了哪些观点( )
答案: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社会主体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不仅有能动性,而且有受动性;
人是社会的主体;
这些社会历史条件具有客观性
52、 “按照他们所受的教育和个人的地位来说,他们可能和小店主相隔天壤。使他们成为小资产者代表人物的是下面这样一种情况:他们的思想不能越出小资产者的生活所越不出的界限,因此他们在理论上得出的任务和解决办法,也就是小资产者的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在实际生活上引导他们得出的任务和解决办法。一般说来,一个阶级的政治代表和著作代表同他们所代表的阶级之间的关系,都是这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614页)。这段话蕴含和体现了哪些观点( )
答案: 一个理论的阶级属性可以和创立者本人实际的阶级出身不一致;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人们的生活决定人们的意识
53、 “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创造的。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但是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甚至那萦回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696页) 这段话说明 ( )
答案: 经济原因是归根结底的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
政治原因可以是某些具体事件的直接原因;
传统思想因素可以是某些具体事件的直接原因
54、 下列关于科学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有( )
答案: 科学技术首先表现为一种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
科学技术必须和生产力的实体要素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在现代生产中,脑力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日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作业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 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结合自然地理环境在社会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谈谈应怎样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评分规则: 答:1.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应该协调发展。保护和改善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但也不能只保护环境,不发展经济。同时,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10分)2.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突出位置。我们必须认识到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实践证明,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加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10分)3.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10分)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第四章测验
1、 资本主义萌芽于( )
答案: 14世纪末15世纪初
2、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 )
答案: 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
3、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答案: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4、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是( )
答案: 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5、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是( )
答案: 价值增殖过程
6、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 )
答案: 剩余价值生产
7、 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 )
答案: 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8、 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 )
答案: 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9、 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
答案: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10、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实现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是( )
答案: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1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答案: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12、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 )
答案: 生产相对过剩
13、 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
答案: 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14、 剩余价值率是( )
答案: 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
15、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
答案: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16、 《资本论》(德文版)第一卷于1867年9月在汉堡出版,其影响力历经150多年风雨而不衰,至今对我们分析、理解现实经济问题依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十分丰富,其中”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的理论是 ( )
答案: 劳动二重性理论
17、 某企业投资汽车生产,生产一辆汽车所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为15万元。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为5万元,假定市场的平均利润率为10%,那么,在自由竞争条件下,该汽车的生产价格是( )
答案: 22万元
18、 马克思一贯反对离开所有制关系空谈“公平分配”“平等权利”。在《资本论》第三卷中专设一章,即“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阐明了分配关系是生产关系的背面。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利润是( )
答案: 资本所有权的实现形式
19、 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是( )
答案: 超额剩余价值
20、 某企业由于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增加了企业的预付资本数量,发生变化的资本构成是( )
答案: 资本价值构成
21、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表现为市场价格的变动( )
答案: 以生产价格为中心
22、 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通过( )
答案: 商品的交换来体现
23、 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 )
答案: 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24、 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
答案: 劳动二重性学说
25、 一本书售价18元5角,这里的“元、角”是( )
答案: 价格标准
26、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 )
答案: 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
27、 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是( )
答案: 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28、 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句话说明( )
答案: 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29、 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
答案: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30、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是( )
答案: 各部门资本家之间相互竞争的结果
31、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中价值增值过程的分析,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 )
答案: 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32、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 )
答案: 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
33、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雇佣工人进行劳动并支付相应的工资。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
答案: 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34、 2011年9月以来美国爆发的“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中,示威者打出“我们是99%”的标语,向极富阶级表示不满。标语所显示的美国社会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制度下( )
答案: 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
35、 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这是因为只有商品变为货币( )
答案: 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36、 《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这样只有因为无论谁穿( )
答案: 上衣都起到着使用价值的作用
37、 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每次经济危机发生期间,总有许多企业或因产品积压、或因订单缺乏等致使其无法继续进行再生产而被迫倒闭。那些因产品积压而倒闭的企业主要是由于无法实现其生产过程中的( )
答案: 价值补偿
38、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智能化工厂创造除了较高的生产效率,显露出巨大的竞争力,企业在“机器换人”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意味着率先使用机器人的个别企业( )
答案: 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
上方为免费预览版答案,如需购买完整答案,请点击下方红字
点关注,不迷路,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阿布查查 随时查看答案,网课轻松过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建议在浏览器添加书签收藏本网页
电脑浏览器添加/查看书签方法
1.按键盘的ctrl键+D键,收藏本页面
2.下次如何查看收藏的网页?
点击浏览器右上角-【工具】或者【收藏夹】查看收藏的网页
手机浏览器添加/查看书签方法
一、百度APP添加/查看书签方法
1.点击底部五角星收藏本网页
2.下次如何查看收藏的网页?
点击右上角【┇】-再点击【收藏中心】查看
二、其他手机浏览器添加/查看书签方法
1.点击【设置】-【添加书签】收藏本网页
2.下次如何查看收藏的网页?
点击【设置】-【书签/历史】查看收藏的网页
斗边牡睹埠累都顷驴阂导竣擂